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科学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8-03 11:3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概率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速而不断攀升,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产妇产后出现抑郁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概率随着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速而不断攀升,充分地了解和掌握产妇产后出现抑郁病症的情况,以及社会的影响因素等信息,能够更好地实施预防和干预的对策,进而避免产妇出现恶劣的心理、情绪病症问题,提升产妇生活质量。

1 产后抑郁概述

孕产妇死亡的概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下降的情况,这也有助于提升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理健康。与此同时,社会也关注到孕产妇的心理和情绪变化,充分了解和掌握产后抑郁病症,能够提升孕产妇的生活质量[1]。产后抑郁主要表现为抑郁、内疚、失眠、悲伤、烦躁、混乱、焦虑,甚至是出现自杀的念头。分析影响产后抑郁出现以上表现的影响因素,才能够达成更好的预防和治疗干预目标[2]。

2 产后抑郁发生情况

产后抑郁属于妇女在产褥期比较普遍且多发的负性心理病症之一,因为目前对于产后抑郁的心境障碍类别划分以及诊断标准仍然存在争议情况,因此导致以往研究应用的研究的设计、筛选使用的工具、样本的含量、筛查的标准以及研究背景和时间节点等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与此同时,在概念理论和实施方法的严密性方面也存在缺失问题[3]。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情况受到了地域、种族、新生儿性别以及分娩方式的影响,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后抑郁呈现复杂的病症,进而对预防和干预工作造成难度。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受到生理、心理和家庭的影响,因为自身社会角色的变化导致身心出现压力情况,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也导致女性自身存在缺乏支持的空虚感,如果适应能力比较低,就会影响心理出现负性情绪变化,逐渐发展为抑郁病症。产妇因为生产后对自身形象的担忧,月子中心态的变化,以及配偶和姻亲的关系不佳,都会导致出现心理异常,即发生产后抑郁情况[4]。

3 各种社会因素影响产后抑郁发生

3.1 人口学因素与产后抑郁 从人口学角度出发分析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病症问题,发现产妇自身的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和居住地区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出现产后抑郁的问题。通过收集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产妇的生育年龄与产后抑郁的问题具有相关性,25岁以下发生产后抑郁情况接近50%,35岁以上产妇发生产后抑郁概率接近38%,而最佳生育年龄为25~35岁之间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概率为29%左右。产妇的受教育程度与发生产后抑郁呈现出负相关的关系,说明产妇受教育程度越低,发生产后抑郁概率越高。因为缺乏对心理疾病的正确认知,导致产妇预防和干预方面的缺失。居住环境不良也会导致产妇出现产后抑郁情况,因为环境不良会导致产妇出现压抑等不良情绪,进而导致发生抑郁病症[5]。

3.2 婚姻家庭因素 婚姻和家庭也是影响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关键性因素,通过收集相关研究资料和数据分析了解到,非独生女或者是夫妻关系不佳的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概率比较高,增加了产后心理负性情绪的概率。独生子女家庭已经取代了原本我国的多子女家庭,家庭结构的变化让亲属关系更加简单,这样也可以让产妇接受来自整个家庭全心全意的照顾与心理支持,避免出现产后抑郁的情况。配偶和家属的情感支持与物质支持让产妇具备更加良好的恢复条件,进而有助于缓解产妇产褥期的心理压力,并且能够缓冲孕妇的情绪变化问题[6]。

3.3 生活事件因素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生活事件对于产妇产后抑郁病症的影响存在明显关联性。在孕妇怀孕期间因为负性事件的影响,增加了产后抑郁的风险。负性事件包含生病、先兆性流产、缺乏孕产期保健知识、失业,以及家庭成员对孕妇妊娠或者是胎儿性别不满意等情况,都会增加孕产妇的心理压力,进而导致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情绪,长此以往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病症[7]。在孕产妇怀孕期间,或者是生产后的6个月之内发生生活事件,都会增加产妇的抑郁病症发生概率。生活事件影响因素充分说明,产前针对孕妇实施预防干预,能够科学避免产后的抑郁病症情况,正确引导孕妇可以避免其因为发生生活事件而出现负性情绪。

3.4 社会支持因素 社会支持产生社会的相互作用,社会支持存在于社会关系当中,通过这种支持能够让个体感受到来自于社会支持的帮助,并成为个体情感层面上的依赖。近年来,研究关注到社会支持对于个体的重要性,与个体发生的心理行为异常存在明确的关联性,也值得相关研究学者深入探讨。产妇能够接受到的来自于社会的社会支持包含配偶的支持、家庭其他成员的支持、亲属和朋友的支持等。从孕妇怀孕开始到生产之后长达1年的时间当中,因为孕产妇减少了正常的社交活动,不能够得到充分的社会支持,很容易发生心理紊乱等情绪的障碍问题,进而出现抑郁问题[8]。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网址: http://www.kxysh.cn/qikandaodu/2021/0803/1088.html



上一篇:生物心理社会一体化护理模式在肺结核患者中的
下一篇:成人炎症性肠病病人报告结局评估工具的研究进

科学与社会投稿 | 科学与社会编辑部| 科学与社会版面费 | 科学与社会论文发表 | 科学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科学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