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自卑与超越·青春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青

来源:科学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2 01: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青春期一直是父母们关注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青春期会决定孩子性格的形成,果真是这样的?今天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的“青春期”,写了关于男孩和女孩的青春期。

青春期一直是父母们关注的问题,人们普遍认为青春期会决定孩子性格的形成,果真是这样的?今天读了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中的“青春期”,写了关于男孩和女孩的青春期。重点关注了一下男孩的相关知识,学习如何陪孩子度过他的青春期。

青春期可以全面重塑一个人性格吗?

青春期的孩子除了生理上发生的巨大的变化,心理上也是一个关键的成长期。虽然存在许多危险,但它并不能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性格。

孩子进入青春期成长阶段,会面对新环境和新挑战,这令他们感觉自己走到了生活的最前沿。以前的生活方式,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一时期会崭露头角,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和引导,孩子身上的问题会越来越大。

青春期的生理特征

青春期的起止时间不尽相同,它通常起始于14至20岁左右,但有的孩子在10岁或11岁就已经进入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的所有器官都在成长发育,第二性征也逐渐显露,孩子的协调性有时会出现问题。个子长得越高,手和脚也长得越大,灵活性却可能跟不上。他们需要训练去增进协调性。

这个时候,嘲笑或者挑剔孩子的动作,可能会让他们真的笨拙起来。

孩子这一年长高了不少,看上去他还没适应现在的身高,显得很没自信,还不会挺胸抬头走路,也不太会摆动胳膊,每次看到我都提醒他,还开玩笑地给他录小视频,孩子倒是乐呵呵地跑着,我觉得挺有意思,不知道孩子心理会不会因此感到不自信呢?今天一定得跟孩子聊聊这个话题。

青春期的心理特征

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问题,家长的处理方式和引导方式至关重要。

(1)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去证明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他们不可避免地会过度反应。

父母应该怎么做?我们可以尽量让他们知道“这是理所当然的事”,这样会减小很多孩子所面对的压力。

(2)会表现出展现独立性、与成人的平等的行为,以及成就男性气质的渴望。孩子的行为会基于他对“长大”的理解,不同的孩子对“长大”的理解不同,所以表现出来的行为也不一样。

如果“长大”意味着挣脱束缚,孩子就会反抗一切限制。许多青少年开始吸烟、说脏话、夜不归家,有一些还会出人意料地与父母针锋相对,曾经那么听话的孩子突然变得如此忤逆,让父母大惑不解。这并不是他们的态度改变了,而是这些听话的孩子显然一直对父母心存不满,当他们感觉有了更多自由和力量时,就会公开反抗。

(3)青春期的孩子经常被赋予更多的自由和独立。

如果父母想要继续像以前一样监管他们,他们会尽力逃脱控制。父母越是想证明他们还是小孩,他们就会反抗地越激烈,以证明他们已经长大了。如果父母处理不好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就容易滋长出敌对情绪,孩子就会出现所谓的“青春期叛逆”。

青春期还面临成年挑战

对成年生活准备不足的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会面临一些列的心理问题,在面对职业、友谊、爱情和婚姻时会惊慌失措,缺乏信心。常见的表现:

(1)在群体中,羞涩内敛,更喜欢一人独处。

(2)在工作上,对任何事都不感兴趣,缺乏信心。

(3)爱情和婚姻上,很难与异性正常交流,表现窘迫甚至害怕。

在极端案例中,这样的个体容易精神分裂,完全无法应对生活中的任何问题,也没人能理解他们。

有一个男人,40多岁了,有一儿一女,但一直没离开过父母。一家人一起在家务农,一切都很正常,但是,有一年外出打工一年以后,一次腰扭伤了,就再也没出去工作过。总说自己有病,浑身疼。中西医都看了,身体没有任何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一直是妻子在外打工给孩子交学费,吃穿就由老父老母负责。家人十分不解他的行为,老父亲觉得养了这样的儿子,窝囊,得了慢性病;要强好面子的老母亲,也因为家里有个吃闲饭的壮年感觉抬不起头来;妻子更是感觉压力太大,想要离婚;孩子们也因为有这样的爸爸感到十分没有安全感。起初我也不理解他,只觉得他太缺乏勇气,太懒惰,人生没有目标。

读了这篇文章,我理解他了,他是一直在父母的照顾下长大的孩子,没真正自己做过主,在人生成长过程中没对成年生活做好准备,在生活困难面前充满无力感。患上了精神疾病无疑。

如果孩子对未来感到担忧和悲观,自然想要寻求最不费力的办法去应对。但这些捷径根本没有用。这样的孩子越是被命令、被劝诫、被批评,就越是觉得如临深渊。我们越是推动他们,他们就越想后退。如果不能给他们以鼓励,所有试图帮助他们的努力都会成为错误,并更进一步摧毁他们。他们是如此悲观与恐惧,我们不能指望他们会自觉自愿地奋发图强。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网址: http://www.kxysh.cn/zonghexinwen/2021/0422/477.html



上一篇:老人患上老年痴呆要如何养生?科学养生能带来
下一篇:科学生活煮饭不泡米,营养全浪费!

科学与社会投稿 | 科学与社会编辑部| 科学与社会版面费 | 科学与社会论文发表 | 科学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科学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