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科学生活煮饭不泡米,营养全浪费!

来源:科学与社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2 01: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灶进千万家,煮饭是厨房里最基础的操作,现代化的电饭锅让煮饭变得极为方便。 米饭是市民经常食用的主食,米饭大致有蒸、焖、捞3种烹制方法。不过,之前看到网上有视频中宣称
灶进千万家,煮饭是厨房里最基础的操作,现代化的电饭锅让煮饭变得极为方便。
米饭是市民经常食用的主食,米饭大致有蒸、焖、捞3种烹制方法。不过,之前看到网上有视频中宣称“缺少了提前浸泡这一步,营养将全被浪费”,这是真的吗?
其实大米煮前泡一泡,在蒸煮时更有利于大米的淀粉糊化,而且米的吸水率也会变大,可以使得大米口感更好。
米饭的营养并不会因为泡水而增加
米饭是一种营养较为单一的食品。它的核心价值是提供碳水化合物,作为我们日常活动的能量来源。100克生大米中,差不多有80克是淀粉,10克以上的水和7克左右的蛋白质。微量营养成分中,有一些B族维生素值得一提,除此之外的营养成分就乏善可陈了。
在煮饭前用冷水浸泡,只是让大米提前吸收水分,以及一些可溶性的微量营养成分溶解到水中。泡了,并不会产生什么营养成分,如果用泡米水煮饭,也不会损失什么;不泡,营养成分就保留在米饭中,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被“浪费”掉。
提前泡米只能提升米饭的口感
大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大米中以一个个淀粉颗粒的形式存在。煮饭的时候,水从外向里传递,同时热量也从外向里传递。淀粉颗粒吸水之后膨胀变大并舒展开来,在高温下发生“糊化”变成胶,米饭也就“熟”了。这种“胶”的状态,就决定了米饭的口感。
米是否要泡,其实也分情况,主要是制米过程决定的
应该这么说,北方所产的米,因为米是自然被阳光晒干的,米身比较硬,浸泡一下在煮饭的话口感会变软糯些,所以北方的米适合提前浸泡。
南方产的米,由于南方环境潮湿,米是用机器烘干的。米的外层会龟裂,煮起饭来自然就比较软,有弹性。这样的话,泡不泡都行,不会对口感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现在很多人喜欢吃软饭——不是脏话——所以做饭前喜欢泡一下,包括很多电饭煲,基本上就算自带泡米的功能了。
泡米有好处,能使米粒变软;但它也有很明显的缺陷,会令米大幅度损失原有的稻香。
现实中,比如美食大赛比煮饭,或是高档酒店做饭,几乎没谁会泡米。因为在某些美食家或大厨看起来,比起软糯,损失了米香那叫得不偿失。
很多人去饭店吃饭,经常发现饭店的米饭比自家的饭要硬些,也是这个道理。
提前把米进行浸泡,其实就是在加热之前让水传递的过程预先进行。这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做法,对于米饭的口感可能会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米饭的口感好不好,跟营养如何完全是两码事。
换句话说,泡不泡只是可能影响到米饭的口感,说什么“不泡就浪费营养”纯属造谣。
米饭这事呢,我的经验是
1,米和水放入后电饭煲直接煮,或事先泡上半小时再煮,两种方法都可,只是做出耒的口感不同。有的人爱吃整粒的,有的人则爱吃软面的,屬于个人偏好。
2,胃口不好的,建议放入米后泡上半小时再煮。
3,对于新米,高档大米可直接煮,对于陈米,因不容易烂,可先泡水再煮。
4,不愿提前浸泡的,建议在米饭煮熟后再闷上十分钟,这样口感更好。
5,这与电饭煲质量有关。优质的电饭煲根本不用提前浸泡,怎么做怎么好吃,这种电饭煲内胆厚重,四周加热,火力均勻,当然价格略高。
欢迎指正。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网址: http://www.kxysh.cn/zonghexinwen/2021/0422/478.html



上一篇:自卑与超越·青春期: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孩子的青
下一篇:科学谈癌 嘉会国际肿瘤中心专家们谈临床难题

科学与社会投稿 | 科学与社会编辑部| 科学与社会版面费 | 科学与社会论文发表 | 科学与社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科学与社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