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与社会》期刊栏目[04/09]
- · 《科学与社会》数据库收[04/09]
- · 《科学与社会》投稿方式[04/09]
- · 科学与社会版面费是多少[04/09]
科学闪光者85岁院士汪品先火了:三次深潜南海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图片由王品贤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的王品贤潜水证照 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品贤又火了。 不久前,这位大四时曾三度潜入深海的海洋地质学家开设了一个B站账号,专门教青少年。
图片由王品贤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的王品贤潜水证照
85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品贤又火了。
不久前,这位大四时曾三度潜入深海的海洋地质学家开设了一个B站账号,专门教青少年。结果,它在5天内获得了270,000名粉丝。其中,最受欢迎的科普视频接近198万。 .有人评论说,这是王院士深潜后直接面临的另一个挑战:在年轻人聚集的互联网上做科普。
82岁高龄的王品贤下到南海,9天3次潜入1400米深处。在世界上的深潜中,他是最古老的。他说:“我等这个机会等了40年。”
王品贤也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对海洋科研界的气氛“做一点无声的批判”:看到一些学科带头人远离海洋调查一线,只发学生到现场,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这些搞地质的,不上山不上海,怎么只看地图?”
时至今日,85岁的王品贤依然每天工作14小时,周六周日不休息。他还计划写两本书来为年轻人普及科学知识。
他说:“我们中国人一直在海上受苦,需要唤醒人们的海洋意识。”
2018年,王品贤乘坐“深海勇士”号,在南海下潜3次。
所谓深潜就是利用深海潜水器将人送入一公里以下的海床,是海洋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王品贤第一次听到深潜这个词是在1978年。
当时,他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任教。在一次交流宴会上,王品贤遇到了一位刚刚打破世界深潜记录的科学家。
他告诉王品贤,深潜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体验。到达海底时,完全没有声音,绝对安静,可以看到海底特别漂亮的海百合。
当时王品贤震惊了。原来是有办法把人送到这么深的海底的。但当时,国家具备从事深潜的条件,对深海的研究才刚刚开始。
此后,王品贤一边从事科学研究,一边等待深潜机会。
2009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载人潜水器“蛟龙”下水。那时,王品贤73岁高龄,期待参赛。结果,海洋局担心他年纪大了不能冒险,通知他不能出海。
直到2018年,我国第二艘深海载人潜水器“深海勇士”才投入实验应用。 “深海勇士”隶属于中国科学院深海研究所,王品贤有机会出海。
起初,王品贤的妻子也很担心他。后来,她听说中科院深海研究所所长丁康陪着他,她才松了口气。
“我们很久以前就有过约定,等着国产深潜器建成,一起下潜。等了几十年,这个约定终于成真了。”王品贤说。
说到深潜的危险,其实没那么大。
从一开始,人们的安全一直是潜水的主要因素。截止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深潜者死在海底。
潜水器的前半部分是一个球,可以坐3个人,所以空间不大。王品贤说,他们缩在那里,姿势难看,不过里面的气氛和办公室里的人一样,并没有特别难受。
那一年,王品贤在9天内下潜3次,总时长8小时38分钟,最大潜入海底1410米。
他在海底看到的风景正是他一直在寻找的。
在那里,珊瑚像竹林一样生长,海绵和苔藓虫等生物像草一样。王品贤也看到了海马冷泉区。海底冒出气体,大量贝壳堆积生长,密密麻麻,都是极为神奇的景象。
看到这些,王品贤很是兴奋。望着海底的礁石,他想从深潜舱里伸出手,用锤子敲一敲,看看是什么,当场进行地质调查,可惜没有这样的东西。状况。
"经过几十年的深海研究,直到80多岁才真正看清自己在研究什么。"王品贤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这也是球迷必须买票看比赛的原因。以前条件不够,现在有机会,还是要看看深海。这与在屏幕上观看完全不同。
王品贤目前的工作是从事海洋钻探,另一个是普及海洋知识。
其实从1990年代开始,他就一直从事海洋科普工作。最具标志性的应该是《十万个为什么·海洋》。
在王品贤看来,科普就是尽可能简单。这有两个原因,一是科学家层面,二是社会层面。
在 科学家层面,用白话介绍自己的科研项目,有利于相互交流。很多科学家都钻进了这个术语,出不来。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研究什么。这是错误的。至于社会层面,主要是因为社会对科普的需求越来越广泛。
“所有这一切都基于用最简单的术语解释复杂科学问题的能力。”王品贤说。
在2019南海计划研究大会上,他对每个记者都提出了要求——让参加大会的记者们都能看懂。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网址: http://www.kxysh.cn/zonghexinwen/2021/0727/1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