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与社会》期刊栏目[04/09]
- · 《科学与社会》数据库收[04/09]
- · 《科学与社会》投稿方式[04/09]
- · 科学与社会版面费是多少[04/09]
厦门大学教授Science发文:仿生科学将成为纳流离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杨杰)今日,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成员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双聘教授侯旭在Sc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6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实习记者?杨杰)今日,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成员厦门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双聘教授侯旭在Science发表了一篇关于新兴跨学科仿生纳米流体的Perspective文章。论文以“仿生纳米流控离子电子学”为题,围绕近年来纳米流控离子电子学的发展,提出仿生科学将成为纳米流控离子电子学发展的新趋势,并期待仿生纳米流控离子电子学在纳米流控领域的应用。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和人机增强的应用前景。
文章提到离子学的出现实现了离子传输和电导的有机结合。它是一种结合电子特性和离子电导率的信号处理工具。它将成为电子设备和生物系统之间最有潜力的信号传输和翻译媒介,建立生物大脑和人工大脑之间的接口和桥梁。
在生物系统中,许多生理过程发生在生物纳米孔中的离子传输行为。为了进一步探索这些生命过程中的物质传输机制,纳米流体学作为研究纳米受限空间中流体行为的新兴学科,逐渐成为科学界的前沿热点。
文章强调,微纳加工制造和微纳尺度成像与表征技术逐渐成熟,大大加速了纳米流体学的发展。借助纳米流体技术和纳米流体装置模拟和实现生命活动中的各种离子传输现象,逐渐从想象变为现实。越来越多的纳米流体离子器件在模拟生物神经系统行为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
另外,文章提到脑机接口(BCI)一直是科幻等文学作品的热门话题。近年来,由于计算机、脑科学、仿生科学、柔性电子、材料科学等的快速发展,脑机接口技术逐渐从文献中走向现实。去年,埃隆·马斯克旗下的 Neuralink 公司发布的植入式大脑芯片有望通过意识来操控手机、电脑等技术设备,再次引起各界对 BCI 技术的广泛讨论。
但是,现阶段,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双向通信还远未实现。主要原因之一是两个系统使用两个不同的系统。信号传导介质。
文章阐述了基于离子传导的纳米电流离子装置不仅具有与神经元相容的信号,而且具有与生理水环境相容的工作介质,这将成为最有潜力实现双向大脑和计算机之间的连接和交互。发展方向。由于纳米流体装置与生物系统使用相同的“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它将打破自然系统与人造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成为生物大脑与人工大脑之间的沟通桥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网址: http://www.kxysh.cn/zonghexinwen/2021/0806/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