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学与社会》期刊栏目[04/09]
- · 《科学与社会》数据库收[04/09]
- · 《科学与社会》投稿方式[04/09]
- · 科学与社会版面费是多少[04/09]
与诺贝尔奖得主展开一场有关科学与艺术的对话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中)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右)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中)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右),以及策展人苏珊·布罗施·莱维特(左)正在对谈。当日,“原始创新力:科学与艺术中的基础研究”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当科学遇见艺术,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9月22日,“原始创新力:科学与艺术中的基础研究”讲座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行,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和现场的师生们展开了一场对话式讲座,探讨了科学与艺术的共性、何为创造力的源泉等话题。
莱维特认为,科学与艺术都需要创意的火花。从某种程度上看,科学是一种非常需要想象力的工作,而杰出艺术家的创作也需要求真意志的支持。好的艺术作品能够对观者起到积极的作用,这其实跟科学带给人们的那种“启蒙感”高度相似。邱志杰认为科学和艺术都是由想象力驱动的,也都是对既往习惯和固有成见的超越,二者紧密相关,艺术是一种科学,科学也是一种艺术。
此外,莱维特还就如何在其他专业领域中汲取灵感、如何进行跨学科创作等问题回答了现场师生的提问。他表示,对于陌生的领域,可以从过往的经验中寻找相似性,而科学中探索的精神可以被应用到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
最后,莱维特向场下的青年学子们勉励道:“这个世界需要年轻人,需要有意愿、有热情、想做一些事情的年轻人。生命本身就是一段旅程,道路不免起伏坎坷,中国的年轻人,要有积极、坚定的内心。”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科技艺术学院副院长邱志杰作开场发言。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迈克尔·莱维特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近期的研究。他讲到了生物分子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生成、生物的随机多样性,以及他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迈克尔·莱维特向现场师生展示了他在分子结构研究中的部分成果图例。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现场观众聚精会神地聆听讲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一名同学在油画布上记录讲座内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现场嘉宾和观众聚精会神地聆听讲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大一学生郭奕彤就“如何将非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融入到研究和创作中去”这一问题向迈克尔·莱维特提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迈克尔·莱维特的妻子苏珊·布罗施·莱维特(左二)向现场师生分享她作为策展人的经验与感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9月22日下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一场以生态可持续为主题,探讨碳中和与跨学科创作的艺术展上,视频短片展示着展品之一“半人类花瓶”的制作过程,即在3D打印的花瓶上促成海拉人体细胞(human HeLa cells)生长,再用特殊的染色方式生成一件外观类似传统青花瓷的花瓶。如今,越来越多青年艺术家尝试跨学科创作,探索美学概念在当今科技社会中的新体现。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孔斯琪/摄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文章来源:《科学与社会》 网址: http://www.kxysh.cn/zonghexinwen/2021/0924/1219.html